解析财经新闻中的“数据陷阱”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9-02-16 09:17:12    文字:【】【】【

  一、引 言

  财经新闻作为传播经济现象、分析经济形势的一种新闻体裁,衡量经济活动效果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经济指标来进行的,因此财经新闻中不可避免使用各类数据,小到市民的菜蓝子、公司经营状况,大到国家、全球的经济运行形势,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数据表现出来。天津热气球租赁

  数据是财经新闻的重要表达元素之一,也是整个财经新闻报道的基石。一些媒体过于强调财经数据的“活”,却忽略了“真”,掉入财经数据“陷阱”,导致新闻失实或部分失实。

  在很多人看来,数据是“铁板上钉钉子”,不可能存在“陷阱”。但实际上,在日常的新闻采写过程中,“数据陷阱”无处不在。

  并不是说记者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凭空捏造或者虚构数据,而可能是记者在采访中不够细致、严谨,犯了以点盖面,以偏概全的 “通病”;也可能是记者被采访对象蓄意误导,当然也有可能是记者缺乏相应的基本经济常识导致理解出现误差。

  二、财经新闻“数据陷阱”出现的原因

  1.以偏概全

  《双十二,七成市民要“砍手”》、《新政出台,八成市民表赞同》……这是经常在报纸上出现的财经新闻标题,这样的财经数据似乎既有“噱头”又十分“权威”、“真实”。但实际上,只要细加思索和考证,就会发现这所谓的“七成”、“八成”其实存在一定的“猫腻”[1]。

  很多记者在采写财经新闻时,往往为了图省事,蜻蜓点水般象征性采访几个企业或对象,就匆忙统计数据、得出结论。例如《双十二,七成市民要“砍手”》这篇文章中,这个“七成”市民的比例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是做了详细科学的统计分析,还是草率、随意问了问身边的10个人,刚好有7个人说打算在“双十二”购物,就匆忙得出的结论。

  很显然,这样得出的数据和结论,既不真实也不全面。

  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记者要采写某一款商品销售情况,结果为了图省事,就匆忙跑了一家超市、询问了一位营业员,这家超市的地理位置很好,这款商品销售情况也不错或者刚好某一日的销量还可以,记者就匆忙得出结论说商品热销,市民抢购。但实际上只要多跑几家超市,或许就能发现这款商品销售情况其实很一般,也并没有出现市民抢购这类情况。

  2.概念混淆

  财经新闻是这几年才逐渐被传统媒体重视的,而目前国内大学中开设经济新闻专业的并不多,整个新闻行业普遍缺乏既懂经济又懂新闻的专业人才,很多记者都是半路出家,靠着自己摸索、学习积累了一些财经知识,不过在专业的广度和深度上都相对比较缺乏,在报道财经新闻时就很容易出现因缺乏相应的基本经济常识而导致概念混淆,最终反映到新闻中,就是出现错误的数据。

  一家企业去年的销售额是200万元,今年销售额是600万元。那么这家企业的销售额究竟是涨了3倍、还是翻了3番?一些所谓的财经记者甚至连涨几倍、翻几番这样最简单的经济问题都理解不清,误以为两者就是同一回事。这样的新闻采写出来,不仅贻笑大方、误导读者,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权威性也是大打折扣。

  再?e个例子。曾经有一个记者去采访券商,对方说了很多的专业名词,例如平仓、追高、定向增发等,但记者平时对股市了解甚少,也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听得一头雾水,采写出来的新闻也是牛头不对马嘴,明明是抄底,却被写成了追高,新闻刊出后,在读者中引起轩然大波。

  3.虚假数据

  “最近市场行情不好,你们企业受到影响了吗?出口有没有萎缩啊?下降了多少个百分点?”面对记者类似的提问,很多习惯报喜不报忧的企业都不愿意正面回答,有些勉强回答了但其数据也是要打个问号的。而一些记者为了完成任务,缺乏追问和核查意识,就草率将这些数据使用在新闻报道中,这样的报道连真实性都已经无法保障了。

  再例如,前不久一家媒体报道说,圣诞节某一商场涌入200万人次的消费者,但实际上该商场所在的城市整个常住人口仅120万,这样的数据明显掺了水、做了假。

  面对采访对象提供的经济数据,特别是一些未经考证、道听途说的数据,记者一定要多长个心眼,多方进行核实,例如向权威部门进行求证,查找资料进行应证等。如果数据无法做到确凿,那么这些数据宁可不使用,否则反而会影响文章的真实性。同时,文章中使用数据时也一定要交代清楚其具体来源,少用、慎重“据不完全统计”之类的提法[2]。

  4.缺乏比较

  “企业年销售额增长达到80%”,一家企业在给笔者提供销售数据时,这样大幅度增长让笔者眼前一亮。但仔细再一询问,原来这家企业刚刚成立1年多时间,其所谓的年销售额增长率只是跟自己成立之初,几乎为零的销售额相对比。如果这样的增长率没有解释清楚就盲目使用,就会给读者带来一定误导。

  一个数据单独看,只是某个时间的某一具体表现,并不能准确反映社会、企业真实的变化趋势。因此,记者在使用数据时一定要详细了解其来源、背景等,同时将数据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如果条件允许,还应该与其他同类数据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数据隐藏的丰富含义,在对比中彰显数据的力量。

  5.滥用均数

  人均居住面积达60平方米、人均年收入9800元……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也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但是平均数也是数据新闻学应当警惕的一大陷阱,稍一疏忽,就可能会导致新闻失实,或者部分失实。   “平均数陷阱”最根本的症结是数据的计算方法,即平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众所周知,不同的计算方式和数据采集往往会得出不同结果。例如一家企业宣称员工平均收入为7800元/月,但很可能实际情况是,少数的领导阶层收入上万元甚至更多,而多数员工的收入只有5000余元/月,最终这些员工的收入全部都被平均了,让读者误以为这家企业所有的员工收入都达到了将近8000元/月。

  因此,在采访和使用此类数据时,记者一定要刨根问底,清楚了解平均数据是如何计算得出的,并在新闻报道中进行一定的解释、说明。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平均数有不同的种类,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等等,因此平均数的选择、使用也是有一定讲究的。

  6.数据失控

  伴随着云技术、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财经新闻也从数据时代步入了大数据时代。百度词条对大数据的解释是,大数据又称巨量数据集合,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3]。

  但实际上,大数据有时候也会“说谎”,它也是有“欺骗性”的――大数据理论建立在“海量数据都是事实”的基础上,而一旦数据本身有问题,就很可能出现“灾难性大数据”,而导致错误的预测和决策。大数据还有一个明显的弊病,其或许能够准确反映全国整体的情况,但可能和某一个具体地方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数据无法“落地”问题。因此记者在使用大数据时不能简单照搬照抄,而是应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再做深入的分析。

  7.可视假象

  在很多财经新闻报道中,习惯将数据化为图表或曲线,其最大的优点是直观、一目了然。但实际上,用图表和图形来表示数据也存在一定的陷阱,容易误导受众[1]。

  以最容易导致图形假象的一维图形为例,其往往以一个小人来表示成千上万的人,以一个钱袋或一堆硬币表示数额巨大的资金,这些图形看似很形象、明了,但其过于抽象化、概括化,所以就可能存在很大的欺骗性。同样,柱状图是一种便捷常用的形象图形,在描述单一物体时,柱体改变宽度的同时,长度也会发生变化;在描述三维物体时,物体的体积又不容易进行比较。

  现实的情况是,一样的数据可以画出不一样感觉的图表,即便这些图表都是正确真实的,却能给受众不一样的感受,这样可视化后的数据有失客观性,有些甚至会造成假象,误导受众。因此,记者再拿到这样的图表时,不能照搬报道,而是要进行深入的验证分析。

  8.缺乏严谨

  “该项目建筑面积20平方米”、“同比增长幅度超过30”、“人均收入超过65万元”……这样的数据时常见诸于新闻报道,读者阅读以后啼笑皆非,大大降低了文章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究其原因,最主要还是记者的责任心不够强,工作态度不够严谨,有时候也和记者缺乏起码的生活经济常识相关。因此,记者平时在撰写财经稿件,使用经济数据时,一定要反复核对数据,同时注意单位的正确使用。

  三、结 语

  财经新闻中的“数据陷阱”是新闻从业者在日常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大问题,这些“?稻菹葳濉辈?生的原因各异,目前暂时无法提供统一的解决模式,也没有丰厚的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新闻从业者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自我增值,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新闻传播环境的变化。在采访、撰写财经新闻时,一定要增强责任意识,具有较强的怀疑精神和求证意识,尽量避免片面化、草率性,深入基层,广泛调查走访,收集、采访到多个样本,进行专业、综合分析,尽量避免掉入“陷阱”,确保财经新闻的真实性、权威性、公信力。

新闻动态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11 天津家政公司